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前身是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曾用名为上海市半工半读工业大学。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 上海工业战线上涌现了一大批生产能手和技术革新闯将, 但他们才能的进一步发挥受到科学文化水平不高的限制。 当时的市委书记兼市长柯庆施同市委常委、 市总工会主席钟民等市领导同志协商, 专门为他们举办一所学习科学文化的学校。1960 年 4 月 29 日,市人民委员会第 16 次会议提出:办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 下设若干分校和专业教学点, 任命钟民同志为校长。1960 年 9 月28 日,学校在大光明大剧院举行首届开学典礼,首届录取报到的学员有 1053 名。
1964 年 7 月 23 日, 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华东局、上海市负责干部会议上,阐述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重要意义时,肯定了我校的“办学形式好,是有成绩的, 要继续办下去” 。1964 年 8 月 11日, 在市府大礼堂隆重举行第一届学员毕业典礼, 时任市委书记陈丕显、 市长曹获秋等市党政主要领导到会祝贺, 陈丕显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校四年来的办学经验和取得的成绩, 进一步阐述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重要意义。1965 年 8 月 29 日, 市委书记陈丕显等市党政领导又一次出席我校的第二届学员毕业典礼。会上, 陈丕显书记在讲话中建议我校改名为上海市半工半读工业大学, 学校党委当天晚上向市委市府提交更改校名的报告。9 月 5 日的 《解放日报》 报道宣布我校正式改名为上海市半工半读工业大学。
十年动乱,我校校名又被迫改回“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此, 教育迎来了春天。我校在 “调整、 改革、 整顿、 提高” 的方针指引下, 在原来办大专班和短训班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工、 管、 理、 文, 办起本科班、 师训班、 工程师进修班、政工专修班和各种类型的单科班, 实行 “多层次、 多规格、多形式、 多学科” 办学, 走出了一条与经济部门联合办学的新路子,使学校逐渐办成一所既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又培养政工干部和管理干部的职工综合性大学。
1979 年 3 月, 我校与 “市电大” 提出两校合并的请示报告,同时提出更改校名的要求。5月, 市教卫办、 高教局批复同意两校合并, 实行两块牌子、 一套班子, 实行统一领导 (1983 年 7月两校分开) 。
1978 年 10 月, 上海市委向天津学习,决定扩大全日制本科招生计划, 13 所高校创办了13 所分校。我校被列为全市扩大招生的 13 所高校之一, 于1979 年 1 月成立了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轻工分校。首批录取参加 78 年统考的新生有 502名,学制四年,实行全脱产走读, 扩校共招收两届, 毕业班里90%学生获学士学位。 但在办学过程中, 校名中的 “业余” 二字给办学带来许多束缚和困惑。1980 年 12 月, 上海市业余工业轻工分校改名为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全日制轻工分校。
二十多年来,我校师生员工为了校名中的 “业余” 二字问题,提过许多意见。校名中的“业余”二字不能反映学校实际, 打击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影响学校教学、 科研正常进行,给学校办学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困难和阻力。由于校名中的 “业余” 二字, 学校往往不能参加校外的学术活动,科研工作难以开展,教师编写的教材和论著得不到重视、 认可, 教职工对外联系工作横遭冷遇,毕业生的使用、待遇实际上不能与全日制大学一视同仁, 等等。如我校机械系承担的东海舰队 “7801工程” , 即雷达对水警戒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项目,做出了成效,受到部队首长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后来部队班子调整,新来的个别领导认为这样的项目由业余大学来搞不相称,于是提出另找全日制大学承接。又如, 我校为上海宾馆研制了一套电脑管理系统,但两报发表消息竟只字不提我校的作用, 似乎校名中的 “业余” 二字就降低了项目的水平。每每碰到这种情况,教职员工就憋了一肚子气,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他们说: “我们和全日制大学办同样一件事,他们好办得多, 我们却要费尽口舌, 几经周折,白白将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说服对方, 打通关系上。” 这种处境, 纵有报国之心, 效国之才, 开创新局之志, 也是事倍功半。由于不断受到挫折, 不少教师产生离心倾向。几年来, 已有十几位教师到交大、 复旦、 同济任教去了。这种状况, 不仅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更新和提高。几年来, 我校向不少单位提出要求引进研究生和骨干教师的时候,他们听到我们学校的名字就不愿进来。因此, 校名中的 “业余” 二字绝非单纯名称问题, 而是关系到学校稳定、 建设和发展的大问题。
1984 年 4 月 27 日, 校党委向市教卫办呈上《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关于更改校名的请示报告》 。报告陈述: 为解决因校名中 “业余” 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问题和困难,经过征求多方意见, 反复研究权衡利弊, 一致认为改为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为好。理由: 一是能较好反映我校实际状况,二是更改校名后可较好解决由于校名中的 “业余”二字带来的矛盾,三是此校名可与当时存在的上海工业大学区分开来。
1984 年 7 月 19 日,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 “同意将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改名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简称 “二工大” ) 。
1994 年,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发展纲要,进一步调整上海教育结构和布局, 实现 “建一流城市、 办一流教育” 的目标,上海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我们二工大的定位问题也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校党政领导多次反复研究并发动干部群众讨论。大家认为: 一流教育应该有不同层次、 不同规格的。上海交大、 复旦等部委重点高校, 追求的是世界顶尖科学家、 国际、 国家重大奖项、 诺奖、 国家科学院士占有数。我们二工大的目标应该是,面向上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天和未来,在培养将成熟的高新技术和管理手段熟练应用于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领域寻找自己的位置,努力办成一所教育思想与管理先进,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实习手段和场所一流, 师资队伍相适应, 以培养综合应用技术人才为显著特色的地方高校。学校综合分析市内、 校内的形势提出东进浦东,在金桥出口加工区创建一所全新的大学。2000 年 9 月 13 日,市府决定二工大整体搬迁至浦东金桥地区建立新校区。2001年 1 月 11 日, 二工大浦东新校区举行奠基仪式。2001 年 11月 20 日, 二工大与东沪职业技术学院合并。 2002 年, 新二工大整体搬迁到金桥, 实现了校区、社区、 工业园区的三区联动, 再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
二工大六十年风和雨, 难忘奋斗历程, 实现了三次跨越。
艰苦创业,树起半工半读一面红旗;
自强拼搏,争当成人教育的排头兵;
求索进取,开辟高职教育的新天地;
团结创新,迈向更高起点的新飞跃。
(作者为我校原党委书记)